中铁十二局参建的日照站正式启用
4月26日,日照综合客运站启用暨“阳光海岸活力日照”列车首发活动在日照站举行。历经3年多施工,中铁十二局参建的日照站客运设施改造项目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日照站自此正式迈入高铁时代。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运泽出席启用仪式。
日照站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核心区与海岸线的黄金交点,是日兰高铁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肩负“客运”与“货运”的重任,不仅承担着山东铁路近三分之一的货运量,还对当地居民出行具有重要影响。
中铁十二局承担日照站货运车场23股道改造以及新建客运车场4台7线、存车场6线、124组联锁道岔、387.8条公里光电缆敷设、58.5条公里承导线架设等施工任务,并于2023年6月6日完成建站以来最大规模站改施工,全部为既有线或邻近既有线施工,且涉及多个专业交叉作业,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在日照站最大规模改造施工中,项目建设团队提前成立施工领导小组,下设开通现场指挥组、技术保障组、安全质量检查组、物资设备组和后勤保障组5个专业小组,通过集中力量、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不仅为站改施工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技术指导,也为施工顺畅高效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他们采用“化整为零、专项攻坚”的施工组织方案,将3000余名作业人员划分为79个小组,从工序安排到人力和机械的综合配套使用,从道岔推进的角度到锯轨点的准确测量等都作出了详细科学的部署,在有限时间和狭长空间的局限下实现平行流水化作业,成功达到“一事不出,一人不伤,一分不延,一缆不断”目标。
为提升天窗利用效率,项目建设团队还依托信息化管理台账,将人力机械配备、物资供应、工序交接等工作纳入数字化清单,实现资源需求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整;针对交叉作业频繁的问题,利用“网格化”划分不同作业区域,制定分时段施工清单,明确各小组作业顺序与衔接时间,避免相互干扰,实现提质提效。
此外,他们还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采用BIM技术1:1建模还原施工现场,对道岔推进路径、线路铺设过程等施工内容进行动画模拟,提早排除施工中碰撞隐患,实现技术交底可视化,作业人员沿可视化路径将虚拟逐步转化为现实,为圆满完成施工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千条线,万条线,安全生产是主线。由于作业场地全部为既有线或邻近既有线,施工生产犹如“刀尖上舞蹈”,容不得一点马虎。项目建设团队进场以来,全面推行安全穿透式管理,对机械设备以及操作人员进行“建档立卡”,并增设专人进行检查、鉴定、培训、管理,确保各要素以“最佳状态”投入战斗;针对现场机械作业,采用“一机一人、专人防护、人随机走”措施,为每一台机械设备配置一名操作指挥员,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电气化改造施工中,项目建设团队将客运站场4台7线的施工区域划分成5个“责任网格”,每个网格明确施工内容、人员配置、设备投入及时间节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细化管控体系;通过建立涵盖施工进度、质量验收、安全隐患排查等内容的“任务清单”,将接触网支柱组立、承力索架设、信号机安装、转辙机安装与调试、联锁试验等工序细化为具体任务,确保每个环节可量化、可追溯,切实将日照站打造成为精品工程、安全工程。
日照站启用后,客运功能由铁路南侧调整至北侧,实现“北客南货”分场布置,彻底打通日照市与中原、华北地区的高铁快速通道,方便旅客乘坐高铁安全舒适出行,同时与日照港连接更加紧密,进一步畅通海铁联运通道,对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