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二局参建的渝厦高速铁路重庆东至黔江段通车运营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营(任达禹 摄)
重庆讯(郭宁 郭晓军)6月27日,中铁十二局参建的新建重庆至厦门高速铁路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渝东南地区彻底告别不通高铁的历史,重庆东至黔江、长沙最快分别61分钟、3小时53分可达。
中铁十二局承建渝厦高速铁路重庆东至黔江段约20.25公里施工任务,主要工程包括全长10005米的中兴隧道和10170米的坪上隧道。项目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复杂,下穿富水岩溶高压地质段,为全线重难点瓶颈工程之一。四公司承建渝厦高速铁路重庆东至黔江段约20.25公里施工任务,主要工程包括全长10005米的中兴隧道和10170米的坪上隧道。项目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复杂,下穿富水岩溶高压地质段,为全线重难点瓶颈工程之一。
中兴隧道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发育,建设中共发现30余处大小不等的溶洞,最大的溶洞仅可见区就长达110米,最深处达到47米,隧道内地下暗河最大涌水量达每小时2.48万立方米。与溶洞相伴的还有下穿高压富水地层、断层破碎带、煤层与有害气体等多个地质难题。坪上隧道下穿高压富水区,最大埋深达550米,为全线可溶岩区段最多、地质结构最复杂的万米长隧,是重黔铁路一级高风险隧道。
为安全穿越岩溶地质区段,项目建设者采用桩基筏板基础结构,通过“洞中架桥”的形式跨越岩溶风险段落;针对突泥涌水等地质难题,项目团队在中兴和坪上两座万米长隧建设中采取疏导、封堵相结合的方式,共修建横洞平导超过1.6万米。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任达禹 摄)
建设者锚定高标准高质量建造西南艰险山区生态铁路精品工程目标,建立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施工体系,应用光面爆破技术和三臂凿岩台车、智能二衬台车等机械装备,推广应用了“36米有效长度移动栈桥+仰拱全幅钢模板”的仰拱配套工装,实现了仰拱钢筋、仰拱混凝土、填充混凝土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功效提升约35%。
聚焦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项目建设团队在全线率先探索实施了“一板一档”工程质量数字档案管理模式,建立起涵盖从设计到运维4个阶段、17道工序、24个环节的长效质量监管机制,建立了包括无砟轨道在内的隧道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档案系统。
渝厦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渝厦高铁重庆段建成通车后,重庆主城区至黔江区的列车旅行时间将从4小时缩短至1小时内,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株潭城市群间新增一条快速客运通道,对于进一步完善高速铁路网布局,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