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轨道交通4号线全线轨通
厦门讯(李晓晖)4月7日,随着中铁十二局建设者将最后一组25米长的钢轨精准铺设在后溪至翔安机场段上,标志着厦门轨道交通4号线顺利实现全线“短轨通”,为后续联调联试以及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厦门轨道交通4号线全线轨通(李晓晖 摄)
厦门轨道交通4号线是厦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城市快线”,全长约43.209公里,设计时速为120公里,串联集美、同安、翔安三区,未来将与翔安国际机场、厦门北站等交通枢纽无缝衔接,是推动“跨岛发展”战略的重要动脉。中铁十二局承担厦门轨道交通4号线全线铺轨施工任务,周边环境复杂、交叉作业多、施工难度大。
为优质高效完成铺轨任务,项目团队以5个铺轨基地为中心,沿线增设多处散铺点,充分利用U型槽进行物资运送,使得长大区间运输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针对单开道岔及交叉渡线整体道岔等不同标准段落,灵活采用“机铺+散铺”组合施工模式开展“双向对铺”,成功破解战线长、空间小、交叉作业多的难题;同时加大物资、设备、人力等关键要素投入,实现多点多面同步施工,最快日铺轨速度达300米,较原计划提前10天完成节点目标。
轨行区安全管理是地铁施工的“管控核心”,施工中建设者坚持“绿色建造、智慧管控”理念,自主研发了轨行区智能调度系统,该系统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人、事、物”互联互通系统,形成虚实相映与实时交互的“数字孪生”融合机制,集超速报警、视频监控、人员机具实时定位、调度命令发送、交叉施工防护、远程控制抽排水系统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成功打破轨行区“信息孤岛”壁垒,及时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排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确保施工和日常维护期间安全平稳可控。
厦门轨道交通4号线高架桥占比高达50%,受市政桥梁刚性弱的客观条件影响,怎样确保轨道平顺给建设者带来挑战。为此,项目团队运用《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无砟轨道线性控制施工工法》,结合实际对轨道铺设角度、扣件安装标准、轨道精调等进行标准化作业;此外,他们还引入轨道精调机器、轨道控制网精测技术等先进工艺工装,对轨道静态几何尺寸进行全面系统性测量、分析和调整,将轨道铺设精度控制在毫米级,大幅提高了列车乘坐舒适度。
针对项目沿线环境复杂、途经人员密集区域问题,项目团队坚持“主动融入、共建双赢”的工作理念,积极与当地政府、建设单位开展企地共建活动,听民心、解民意,通过优化施工时序、开放便民通道等举措,实现工程推进与民生保障“双赢”。同时,他们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施工理念,在施工现场设置封闭围挡,安装雾化喷淋,增加洒水车和小型雾炮车,做到扬尘治理全覆盖,在绿色文明施工方面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目前,厦门轨道交通4号线已实现“洞通”“轨通”,正朝着“电通”方向全力冲刺。通车运营后,厦门北站至翔安机场全程仅需30分钟,日均客流量预计突破30万人次,将显著提升厦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为闽西南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